聚焦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连接银企的桥梁
日期:
2008-08-29
4年前,位于永年县的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因资金紧张陷入困境,河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中心及时提供担保,使该企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成为永年县骨干支柱企业。2007年,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35亿元,上缴税金3200万元。 硅谷化工是幸运的,因为有担保中心的支持,得以顺利获得银行贷款。但许多中小企业却没有这么幸运,很多企业因为缺乏担保而陷入融资难的境地。 “银行贷款‘择偶’标准很高,许多企业很难达到要求,面对资金缺口而一筹莫展。贷款难,有银行的原因,也有中小企业的原因。担保中心的职能,就是为虽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但经营态势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解决银行想贷而不敢贷、中小企业想贷而不能贷的问题,在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省中小企业担保中心主任赵庆国介绍说。 建立健全担保体系,有效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问题,无疑是帮助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的一条重要路径。 近年来,我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得到快速发展。截止到今年6月底,全省已有各类中小企业担保机构282家,担保资金总额达到79.4亿元。其中,担保资本金亿元以上的担保机构达20家,1亿元以下、5000万元以上的担保机构30家。省中小企业担保中心成立4年来,累计为全省95家中小企业贷款担保158笔,累计担保金额9.5亿元,参照我省担保机构担保额的平均贡献率,这95家受保企业新增销售收入28亿元,新增就业1万多人,新增利润5亿元。 作为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重要抓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建设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目前,全省绝大部分市县都安排财政资金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并不断增加资本金,近一半的设区市及部分县(市、区)安排了担保机构风险补偿金。全省已有20家担保资本金亿元以上的担保机构,其中一些已经成为或正在成为一些经济区域能够发挥核心作用的担保机构。 在迅猛发展的同时,我省担保机构也存在着各种问题。赵庆国介绍,目前,省内多数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因资金规模小、银行认同度低,只有153家企业开展了担保业务,近一半机构未真正开展业务,闲置资金高达10亿元。一些县(市、区)担保公司因为规模较小,也只是与当地的农村信用社开展业务合作。 在日常经营中,担保产品单一制约了担保业的发展。目前,省内中小企业担保产品基本上是企业经营资金担保,外地成功的担保产品如诉讼保全担保、工程履约担保等新的担保产品还没有投放市场。同时,担保资金放大比例小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全省79.4亿元的担保资金总额却只累计担保总额190亿元,放大比例只有1∶2.4。“只有放大3倍才能盈亏平衡,小于3倍就要赔钱。目前两倍的放大率几乎让许多担保公司处于亏损状态,所以大部分担保机构宁可资本闲置也不愿介入担保。”赵庆国说。 为解决担保金额小、产品单一的问题,迅速做大做强河北担保产业,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目前我省正在加紧制订河北担保产业发展规划。省中小企业局改革发展处处长王中朝介绍,从今年起,我省将用5年时间,整合中小企业担保资源,强化融资服务。完善、发挥担保协会功能,研究成立融资服务组织和金融专家服务队伍,建立动态、可信的优质中小企业贷款项目信息库,疏通银、保、企信息沟通渠道,形成协调、畅通的担保工作机制。 据悉,今后5年,我省将全力打造担保行业的“航空母舰”——— 河北省中小企业担保集团。作为集团的核心企业,省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的资本金将在目前2亿元的基础上不断增加,2010年增加到6亿元,2013年达到10亿元。省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将出资控股或参股具有一定规模的市级担保机构,并对资本金较少的县级担保机构实行托管,到2013年河北省中小企业担保集团政策性担保资金可达到15亿元,加之民营资本,省担保集团的担保资金总额将达到20亿元以上,每年可为全省民营中小企业担保融资100亿元以上。 100亿元的担保融资,将成为缓解我省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重要“蓄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