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行业7000多亿资源应更好利用

2014年02月25日 09:09
日期: 2014-02-25
    融资担保公司是中小企业融资的帮手,也是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助手。日前,北京商报记者对中合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纪安进行了专访,他认为全国多家担保公司目前有8000多家,资本金达7000多亿元,可以发挥的能量巨大,建议监管层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更多地利用担保公司资源。

  北京商报:中合担保成立一年多,运作模式和其他公司有哪些不同?

  周纪安:中合担保的特点是资本金规模比较大、成立时间比较短,业务模式和市场上大多数融担公司不太一样。大多数担保公司主要是为所在区域的中小企业提供银行贷款的担保,由于中合担保还没有在外省设立分支机构,需要服务中小企业,就开创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批量操作”的模式,通过与地方的一些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租赁公司、商业银行建立合作关系,间接地服务中小企业。在这个模式下,中合担保在2013年已经支持2600多家中小企业获得50多亿元融资。

  北京商报:简单介绍一下这一合作模式的运作方式?

  周纪安:类似于再担保的模式,与我们合作的担保公司按照其原有的标准和流程为企业提供全额担保,如果这笔担保发生违约,合作的担保公司先要按照保函约定全额代偿,然后按照双方协议向中合担保提出补偿,比如担保公司承担60%,我们承担40%,之后我们在约定的时限之内按照责任比例补偿给担保公司。

  北京商报:去年的盈利情况和坏账率如何?

  周纪安: 2013年是中合担保第一年做业务,两条业务线的风险都是刚刚开展,特别有些金融增信业务,期限2-3年甚至更长,所以部分风险还没有充分显现,目前没有代偿并不能说明问题。中小企业比例担保业务去年只有1笔100多万元的业务出现违约。去年实际发生的担保责任为120亿元,达到公司资本金两倍多一点。应该会有些盈利,年度审计结束之后我们会披露相关具体数据。

  北京商报:对监管方面有什么希望?

  周纪安:目前多数银行与担保公司的合作,大都是当企业达不到银行授信标准的时候,银行建议企业去找担保公司,担保公司经过调查、挖掘抵押物,达到银行认可的授信标准再去做贷款,但是这种模式延续了十多年,路子太窄,感觉就像“零和游戏”,风险要不都在银行,要不就全部转给了担保公司。建议监管层积极推动建立新型的“银共担合作机制”,让担保公司和商业银行共担风险,这样,商业银行可以提高对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的容忍度,担保公司也有了发挥作用的空间。

  北京商报记者 闫瑾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9/06 1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