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家企业弃发500亿债券 违约加剧风险担忧
接二连三的债券违约事件,给仍在牛途的债市敲响一记记警钟。
中国货币网显示,自11月5日至11月23日,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有多达45家企业取消债券发行计划,涉及金额高达500亿元。相比之下,2014年4月至今年7月的一年半时间里,取消发行的债券规模仅370亿元左右。
此次取消债券发行的45家企业,大多集中在钢铁、煤炭、水泥、建筑、基础设施、交通等行业。
“取消发行的企业,大多属于产能过剩的领域,有些企业本身资质也较差。”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违约事件集中爆发,市场的风险担忧在加剧,投资者要求更高的风险补偿,进而对这些高风险行业的债券融资产生影响,预计未来信用利差将会分化,可能存在风险的企业发债成本将进一步上升。
近期,违约事件的集中爆发或是导致债券大量弃发的因素之一。11月5日,山东山水公告称,境内债务偿付存在不确定性。其境内存续债券共6只,累计余额达71亿元,其中20亿超短融已确定违约,其他债务亦面临违约风险。而更早些时候,中钢、英利等企业债券,也出现了不等程度的违约。
500亿债券弃发
11月23日,厦门建发集团发布公告,由于近期市场波动,经与簿记管理人协商决定,该公司2015年度第三期中期票据将择时重新发行,而原定发行计划取消。公告显示,厦门建发集团上述中期票据原拟于11月23日发行,发行规模共计30亿元。
实际上,厦门建发集团不过是最新的例子,此类情形并非个别现象。11月份以来,大量企业取消、延迟其发债计划。中国货币网显示,从11月5日至11月24日,共有45家企业取消或延迟了发债融资计划,涉及债券数量共计达48只,而涉及发行规模高达500亿元。
上述取消或延期发行的债券已覆盖了中期票据、短融、超短融三大品种,而其中又以中票最多,数量共计19只。短融、超短融两类分别为14只、15只。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市场也曾出现过短期内大量企业取消发债融资的情形,但之前的规模则无法与此次相比。有统计显示,上海超日太阳能于2014年3月债券违约后的一年半年时间里,先后有近40家企业取消债券发行计划。但需注意的是,上次类似情况主要是集中在今年6月,时值股灾高峰,不少企业是主动取消发行计划。
而近20天来取消债券发行的规模,创下了近年来的新高。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信用债发行量为3150亿元,9月份则为3842亿元。这意味着,500亿元的取消发行规模,相当于上两个月发行规模的16%、13%。而11月5日至20日的预计发行规模约为2500亿元,取消发行的占比已达20%左右。
上述企业中有部分已经启动发行,但却因为申购不足,最终不得不取消发行。如江苏爱康科技、金陵建工等,均因申购区间内有效申购不足,经与簿记管理人协商后决定取消发行。
与今年股灾期间企业主动取消发行计划不同,此次已经取消发行的企业,几乎都是因市场出现波动,而被迫取消发行计划。
“最近债券非常难卖,尤其是高风险的信用债,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风险偏好都出现了明显变化。”某机构固收部门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称,投资者近期对于债券投资总体趋向谨慎,而在一些评级较低,或资质较差的个券上面,这种情绪变化反映更为明显。
“债券投资方面的策略,我们最近明显谨慎了一些,前几个月还加杠杆,现在有些评级还算好的个券都不买了。”某商业银行同业部门人士亦称,据其所知,不少机构都对信用债投资策略进行了微调。作为债市资金主力之一,银行投资策略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
原因何在
最近几个月,债市已走出一波轰轰烈烈的牛市,打新资金、银行理财资金涌入债市,为企业发债融资提供了便利。但为何短短一个多月后却发生大量企业弃发的现象?
“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遇到了这种情况,取消发行的企业大多属于产能过剩的领域,有些企业本身资质也较差,属于市场波动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招商银行同业金融总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由于市场波动,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发生变化,加剧了市场对产能过剩行业风险的担忧。
中国货币网显示,上述取消发行的45家企业中,绝大多数属于传统行业,主要集中于钢铁、煤炭、水泥等相关行业,另有一部分是与水泥、钢铁密切相关的建筑、基础设施、交通行业,而这些行业中多数属于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其中不乏沙钢集团、大连万达、阳煤集团等大型企业。
民生证券研究院固收负责人李奇霖认为,从行业分布上来看,上述取消发行的企业,基本上都属于传统行业,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机构近期对信用风险的担忧上升,必然会对经营不景气的传统行业、企业发债产生不利影响。
与此同时,近期发生的多起债券违约事件,也加剧了市场对信用债风险的担忧。2015年以来,先后有*ST云网、*ST中富、天威、英利、中钢、山东山水等多家企业债券违约事件。
从2014年以来,企业取消债券融资计划的发生,几乎都与违约事件爆发同步。2014年3月,超日太阳能违约后,随即有大量企业取消发债计划。而这次45家企业退出债券融资,也是在山水水泥违约之后,时间集中在11月5日以后。山东山水发布违约预警后,同属水泥行业的冀东发展,随即取消30亿元债券发行计划。
投资者风险担忧上升,推动了发债成本的上升,这也成为企业放弃发行的一大因素。多家企业均在公告中表示,取消发行是因为市场波动,为了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今年违约事件较多,信用债风险上升,大家的注意力都注意到山东山水违约上去了,投资者希望获得更高的风险补偿,这也是双方博弈的过程。”刘东亮认为,此前发债成本很低,因此导致利率稍有提升,企业就不愿意发债。
从10月份开始,信用债利率已出现上升势头。山东山水违约后,信用债利率继续上升。其中,10月份公司债的平均票面利率上升至6.87%,较上月上涨了15%。而国金证券数据显示,山东山水违约后,中低等级信用债被抛售,信用债整体估值水平上升了20个基点。
定价或将分化
“在违约事件多发的情况下,利率债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尽管缺乏资产,但对信用债还是提高警惕。”上述商业银行人士表示,受资金使用效率影响,即便可以加杠杆,信用债的收益仍然不高。在此情况下,信用债有可能出现去杠杆的情况。
据广发证券此前测算,以3年AAA企业债为标的,即使实现2倍杠杆,组合收益率也只有5%左右。即便投资者能够融得资金,合意资产亦将表现出更强的稀缺性,进一步压低杠杆策略预期收益率。
“在宏观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国内市场的信用利差还在收窄,这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刘东亮认为,在市场不稳的情况下,未来可能会出现明显的信用利差分化,一般企业发行的债券和无风险收益债券的利差,将会进一步拉宽。对于资信较低的债券,投资人会要求较高的风险补偿。
刘东亮还认为,信用利差并不会全部拉宽,评级较高或企业经营较好的债券,未来信用利差还可能进一步收窄,而利差可能拉宽的,将主要集中在钢铁、水泥、煤炭等行业内。“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具体还是要看个券的评级、风险状况等因素。”
李奇霖也认为,未来信用债定价可能会出现较大分化,传统强周期的行业,信用利差可能会趋于上升。在此情况下,安全类资产利率债可能会有相对超额的收益,收益率还存在下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