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短期进退两难 基金警惕“去杠杆”压力
“一往无前”的债券牛市近期遭遇“伏击”。业内人士认为,“资产荒”下的债市慢牛的逻辑依赖于一个核心变量,即市场博弈央行宽松流动性的预期。但政策走向难以预判,目前债市处于进退两难的节点,基金认为,债市去杠杆压力仍不可忽视。
“近期美国加息预期有所提升,而国内债券市场处于脆弱的临界点,久期错配、实际杠杆偏高,在此背景下,央行表现出了通过拉长基础货币久期,增加资金成本的方式抑制机构继续加杠杆的意愿。”诺德基金研究员孙晴霏坦言,需要做好应对债市调整的准备。
风险,第一创业固定收益分析师认为,政策趋紧致使债市去杠杆只是时间和方式的问题,但“主动降”和“被动降”的结果是大不一样的。
据悉,目前配置资金主要来源于两大方向,国内的银行理财、自营、同业资金承担了国内的主要配置需求,而境外资金的涌入同样不可小觑。
中债登的托管数据显示,境外机构近几个月来对于国债、金融债的托管量大幅增加,累计值已经超过保险机构。第一创业固定收益分析师表示,境内银行的负债端前期更多投向非标资产,但是随着政策的趋紧,非标业务转标的压力逐步增大,数据显示,由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组成的非标业务资产总量从4月以来有大幅减少的迹象,加之7月底银行理财新规意见征求稿的出台,进一步证实了管理层治理非标意愿的决心。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严格的监管政策不断出台,金融机构“监管套利”的空间正在收窄。华安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贺涛认为,金融杠杆将被动压缩,“紧信用”在有助于无风险利率进一步下行的同时,需高度关注信用泡沫破裂导致的信用债违约风险。
事实上,此轮债券牛市的重要推手之一源于银行理财的委外资金,随着利率市场化,银行理财出现了一次大爆发。据悉,银行理财规模体量已经超过20万亿。但在华商基金的债券基金经理张永志看来,在持续两年推动证券市场发展的过程中,银行理财资金,或者说银行委外资金,现在也面临着去杠杆的压力。
他表示,证监会最近出台了一系列的监管政策,特别是针对证券公司、金融公司、期货公司的私募产品的监管规定,对无论是股票型产品还是债券型产品的管理都更加严格。这些政策对包括销售规范、投资比例,也都提出了更严格的限制。之前发行的一些产品还可以继续存续,但是新规要求到期之后不能展期,也不能新发,那么就必须清盘。所以未来一段时间,债券市场还是面临着一定的去杠杆压力。
总的来看,诺德基金研究员孙晴霏认为,债券市场的去杠杆仍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其看来,如果央行为应对内外部环境风险释放,引导国内市场去杠杆的意图有所明确,市场需要做好长期调整的准备。未来若债市杠杆水平没有得到有效控制,14天回购投放量很有可能会进一步增加,更长期限的逆回购资金投放也有可能实现。此外,近期房地产、理财委外、保险万能险等领域均有风险控制的监管新规出台,配合近期各层面去杠杆的政策基调,未来降杠杆防风险若成为央行货币政策的首要制约因素,需要对此保持较为充分的警惕。